他们是一群爱凑热闹的人,也从不挑剔热闹的悲喜。看人斗殴,围观欢喜;见人没落,睥睨讥讽。有时嗅到他人鲜血的味道,也会扎破脑袋去蘸个人血馒头,吃得不亦乐乎。我们管“他们”,叫看客。
看客的历史,应该与人类的历史等长。究其成因,粗略可从两方面来看。在战火纷飞、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人恂恂终日。记得有史书记载,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在那些政府军与农民军拉锯战的村落,百姓一扇门板,官军来书个“元”字,农民军来了则翻转换个“义”字。由此可见,自保尚难,谁敢去舍生取义帮助他人呢?战争过后,升平时期,看客也有土壤,那就是万世一系的专制制度。天下是“赵家人”的,升斗小民只有唯唯诺诺,行善不慎,连坐加身。商鞅虽然死于自己定下的连坐制度,但是那制度却没死,像衔着匕首的刺客藏匿于百姓头上三尺,时刻准备刺杀他们的恻隐之心。
“个人自扫门前雪”,一扫就是几千年,扫尽了雪,却未扫尽看客的冷漠。我们今天的社会,依旧有太多的看客。他们有生活的苦闷而无处发泄,有万千的不如意而只能自食,因而用扭曲的灵魂去嘲笑更弱者就变成了一剂胜似美酒的安慰良药。看客起于不平,因不平而感官有了快意;看客散于围观,因围观而心里没了负担——他人看得,我看不得?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如意的人沦为看客也是寻常。因为他们的古道热肠要不断地和时间成本博弈,一句“没有时间”就可以让他们抽身离去而毫无负罪之感。除此之外,如果真的去帮助他人,又要考虑自己的善举能否得到社会的肯定和保护。南京彭宇案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而法官质问彭宇那句“你没碰她,为什么要扶她?”言犹在耳。不得不说,这句话,着实寒了好人的心。因此,如果我们的社会不去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依旧作恶成本太低而行善成本太高,那么每一个人都迟早沦为看客。
鲁迅因为看客而写《呐喊》,一部《呐喊》,就是想要喊醒千千万万的看客,要唤醒的既是“他们”,也是“我们”。如何不作看客,我认为,先要有羞耻之心。当有人对他人仗义相助时,我们能否对其心生敬意,去用他们的“大”,榨出“我们皮袍下藏着的‘小’来”。只要做到这一步,就洗去了看客的阴暗,离走出“看客”,也就近了一步。
为什么要走出“看客”,因为在这个高度交互的社会里,正如约翰·多恩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我需要帮助时,希望能得到一双援手,而不是一对冷眼;希望能感受贴近时的一副热肠,而不是散去时的几个背影。想到你我都会有如鲋于涸辙之时,因此,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再做这一秒的看客。
评点
这篇文章优点概括有三:第一,作者没有按照常规思维,选择一个体现“真善美”的群体去讴歌,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对鲁迅笔下的“看客”进行手术刀式的解剖,这一点就容易让判卷老师眼前一亮;第二,对于看客形成的原因分析,能够以时间为维度,探讨看客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形成的不同原因,让视野一下子显得非常开阔;第三,作者在反思看客,但并没有把作为看客的“他们”和我们割裂开,正如文章所说“要唤醒的既是‘他们’,也是‘我们’”,文章实现了由彼及此,让我们从看他人被审判的“看客”,一下被拉到了审判台上,这就是所谓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立意陡然拔高,实为考场佳作。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gaozhongzuowen/3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