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一生写过很多小说,给人留下印象深刻也有很多,比如说:
《故乡》中让人怀念的“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童年图景;
《祝福》勤劳善良但最后沦为麻木的祥林嫂;
《药》中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的人血馒头;
《狂人日记》中每字缝中都写着吃人的“历史”;
《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
1922年3月,胡适在《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一文中说:“成绩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
那么,鲁迅最满意的是哪一篇呢?
孙伏园曾经问过鲁迅
1924年1月12日,《晨报副刊》上登载了一篇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孙伏园代大家问出了这个疑问:“我曾问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
孙伏园和鲁迅可谓关系不浅。《晨报副刊》在1924年底前主要由孙伏园负责编辑,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由他编辑后在《晨报副刊》发稿的。 叶公超还有句话:“鲁迅一生谁都骂,就是不骂孙伏园。”
想来,《孔乙己》就是鲁迅最满意的小说。
鲁迅的另一位学生兼朋友许钦文也说:“我先从孙伏园的随便谈谈中知道,鲁迅先生自己是很喜欢《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后来在鲁迅先生的随便谈谈中,我总觉得,他每次提到孔乙己这个人物,照例很自然地现出喜悦的神情来,使我认为孙伏园那话是对的”。
那么,鲁迅为何最爱孔乙己呢?除了他自称的“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还有什么潜在因素呢?
擅长描写知识分子
一个作家,只有深刻了解一个群体后才能描写好它们。比如农民之于路遥,知识分子之于鲁迅。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对知识分子问题显出很大的兴趣,对知识分子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五四”以后,社会受到新思想的冲击,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鲁迅正是把知识分子生活当作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以考察。
鲁迅酷爱写知识分子。钱理群曾经总结了鲁迅笔下的九种知识分子形象,
一、帮闲、帮忙、帮凶与扯淡二、“二丑”:不忠实的奴才。三、隐士四、君子和雅人五、革命小贩:拿革命来做买卖的人六、“革命工头”、“奴隶总管”:打着革命的旗号,实际上还是个奴隶主七、文坛三户:破落户,暴发户八、京派与海派:北京文人与上海文人有明显不同九、大众的帮忙、帮闲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描绘知识分子的底色。无论是受封建制度传统文化影响的旧知识分子,还是受启蒙思想影响的新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弥漫着悲剧的意味。鲁迅通过刻画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来对传统的封建文化制度进行最深刻,最猛烈的抨击与批判;同时他也看到了启蒙思想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扰和病苦。因此鲁迅最懂知识分子,也写得最好,这就是《孔乙己》是鲁迅最满意的小说的原因。
《孔乙己》的段子时代
《孔乙己》原文是那么经典,描写那样生动,因此在网络时代,他又发挥了新的作用——段子。每个人应该都看过几条,这里就选几条经典的摘录:
《孔乙己之网吧版》:
孔乙己是自带鼠标键盘而在一楼上网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外套。穿的虽然是阿迪达斯,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意识走位,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id为孔大神,别人便从其id 极其时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网吧,所有上网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又排位十连跪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开两个小时,来一杯奶茶。”便排出九个钢镚。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被队友骂坑爹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用鳄鱼上单,居然被武器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打野不来帮忙……打野!……上单滚雪球,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被人针对”,什么“手抖”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之中医版》:
粹先生是站着给人看病的笃信中医的唯一的人。他身材不算高大;白发苍苍,皱纹间夹些老年斑;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阴阳五行,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和人辩论时总说中医是国粹,别人便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粹先生。粹先生一到医院,所有来看病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粹先生,你头发又白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熬一份朱砂汤,要热的。”便排出九个阴阳鱼。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给男人诊断怀孕了!”粹先生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吃龙胆泻肝丸,马兜铃酸中毒了,趴在厕坑里呕吐。”粹先生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中药不能算中毒……中药!……中医是我们老祖宗的理论,能有错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标本兼治”,什么“医学应该是文化”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医院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的新时代改编之所以能掀起热潮,一是因为它的普及率足够高,作为教材的选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二是因为孔乙己这个形象太有代表性了。他是自视清高,孤芳自赏,四体不勤,不知抗争的另类知识分子的典型,能代表一个群体。
三是因为《孔乙己》的描写经典凝练,到如今都被人学习。鲁迅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这样写便使故事情节集中而凝练。
名家如何看待《孔乙己》
刘再复(美学家)说: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说: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朱寿桐(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说:《孔乙己》通过几十年的语文课本或别的途径,进入绝大部分中国人的心目,并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进而悄悄地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精神。
叶圣陶评价《孔乙己》一文是说:“小说中最妙的文字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1921年8月有一位文学青年宫竹心在致周树人的信中说:“……纵观世界文坛,俄法两国短篇小说居鳌首。俄之契诃夫,法之莫泊桑,短篇之精,构思之巧,实是天才杰作,世界之珍。阅中国文坛,能与之较高下者寥寥。前在《新青年》中曾看过两篇小说,一名《药》,一名《孔乙己》,署名鲁迅。这两篇小说构思奇绝,言简意深,堪与契诃夫、莫泊桑二君媲美。不知鲁迅何许人也,先生认识其否若能见鲁迅面,请代我致以敬意。”
《孔乙己》作为鲁迅最爱的一篇小说,值得一读再读。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3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