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众多的历史人物被广大的观众们熟知,奸勇有谋的曹操、义薄云天的关羽、火烧连营的周瑜等等。其中电视剧中被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无疑就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了。自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演义》以来,该作品一直为广大群众所传颂和喜爱。其中又以诸葛亮尤为著名。历史上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的《游诸葛武侯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都对诸葛亮赞赏有加。那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都具备哪些超凡脱俗的特质,能让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们不惜笔墨。那么本文将从诸葛亮的工作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卓越的才能以及远大的政治抱负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为读者们更好地了解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经典形象
对自己:严于律已、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 三足鼎立以来, 蜀国之所以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这跟当时健全的法条和制度是分不开的,当然也要靠执政者的仁政措施。这几点在诸葛亮身上可以说是都具备,做为最高管理者中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具有务实、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我们以博望坡之战为例:曹操指派夏候惇、于禁等率兵十万,杀奔新野,为解新野之急,诸葛亮第一件事并不是如何调兵,而是如何用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由于剑印的确立,才使关、张二将用心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望坡之战也是诸葛亮辅佐刘备的第一战,也是俗谚“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他首先做的是用制度约束住人,也就是俗话说的无规矩不方圆。而后再按部就班的调兵遣将。经过这场战争的胜利更是让关羽、张飞等人对诸葛亮也愈加敬重。
- 另一点佐证是诸葛亮不恃才自傲,为维护汉室天下,他做到对内实行法制,赏罚严明,对犯法人不管其地位高低,功劳大小和自己关系亲疏都要依法惩治。李严是蜀国重臣之一,他在一次督运粮草、器械中误了期限,为了逃脱罪责,竟假传皇上诏令命诸葛亮退兵,诸葛亮了解李严为一已之故废国家大事,立即予以严厉处分,而李严的独生子李丰颇有才能,他又任命李丰为长史。这正是罚了李严,并没有因为父亲有过错而埋没了李丰的才能。
- 诸葛亮之所以法度严明,还在于他的以身作则。马谡做为一个军事要重员,在街亭之战中,由于居功自傲,不听王平劝告,失去了战略要地街亭,导致进取中原计划的破灭,针对此事,诸葛亮并没因马谡是重臣,又与自己私交甚密而废军法,最终挥泪斩死马谡。用孔明的话说:昔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令当斩之,而他的哭也体现出了他对汉室的忠贞,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已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而诸葛亮对此次战争的失误,不是只追究他人的责任了事,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他意识到这次战争的计划失误,是用人不当,为能使军法严明,他自作表文,令蒋琬申奏君主,请自贬承相之职。诸葛亮还知人善用,推举有才有志的人出来为官,那怕是敌方阵营中的人才,他也要千方百计收他归顺,象老黄忠、魏延,最令人称颂的是计收姜维这个有智之士,都显示出他的过人之处。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将相能做到这一步十分难能可贵,这也是他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原因之一。关于马谡事件能够反映出两点:第一诸葛亮事后对工作的防微杜渐、以免再次发生。第二是严于律己、奖罚分明的工作作风。
运筹帷幄的诸葛亮
对事业:对事业对国家的忠诚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它反映了乱世之中群雄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描绘的有实感、有深思、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罗贯中先生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故事中诸葛亮被塑造为智者和贤者的典型代表来塑造的,作为乱世当中的一代贤相,誓死效忠于刘备。并大篇幅的突出描写了他对刘备的那份忠贞。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诸葛亮把刘备当做自己的伯乐,并用了自己的一生去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为蜀汉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死后,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独当一面。
胸有成竹的诸葛亮
- 诸葛亮为汉室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为突出的表现在他的前后出师表上。在《前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也是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现在天下三足鼎立,益州又是穷困偏僻之地,在生死存亡的关健时刻,只要内臣和外臣忠心于汉室,将先帝的高尚品德发扬光大下去,亲贤臣,远小人,汉室兴隆指日可待了,如果不这样就会重蹈桓灵二帝的覆辙。又剖析自我,认为正是由于先帝不认为我出身卑微,还曾三次于草庐之中恳求我出山,令我十分感激。虽然自己奔波二十一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于先帝托付之任不敢有半点懈怠,因此我应该报答先帝之恩,忠于自己的职守,出师伐寇,兴复汉室的大业。在此基础上他指出了哪些大臣是可以依靠的,哪些大臣是必须疏远的,满纸忠义之心,读之使人泪下。《后出师表》中,“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里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认为先帝身边虽然人才济济,伐贼还不能胜,而偏安蜀都,这是坐以待毙。伐寇,有人认为不可行,他认为这是可行之计,因此,他阐述了几个方面的不解,即:“蜀幅宇狭小,难以与敌国持久地抗衡,若不乘敌国空虚之时北伐,不仅不能实现先帝遗愿,而且可能导致坐以待毙。还有,蜀地人才匮乏,人才损失惨重,若不抓紧利用目前的人才资源,数年之后,就会丧失北伐中原的人才资源,就可能永远丧失北伐中原的机会;”等。于是他追述先帝的遗德,认为自己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怪乎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称赞说: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 诸葛亮的高尚情操不仅表现在对汉室,也表现在对待部下的态度,从马谡的被斩到李严的降职,这些看来是被对方咬牙切齿的事,诸葛亮却处理的十分自然,使人心服口服,毫无怨言,其原因就是他的忠义之心和为人师表的心性,不为一已之私而废国家大事,君子犯法于民同罪。正是这样,他才赢得了上下的一致拥护,我们从不同的人,闻听诸葛亮的死讯后的反映,就可看出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君主闻听到承相已亡的消息后,大哭不已曰: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吴太后闻之,亦放声大哭不已,多管无不哀恸,百姓人人涕泣”。就算是被诸葛亮处分的蜀长水校尉、廖立和李严亦大哭,李严甚至忧郁病死,他们哭的原因是蜀国失去了一位贤相,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可见诸葛亮的情操何等高尚。前人元微之赞孔明曰: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入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自身的才能: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塑造成在政治和军事上拥有远大抱负、做人有着高尚的情操、外交上又有着舌战群儒的本领,活脱脱的被描绘成一个完人形象。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备,为共图霸业奋斗了一生。蜀汉的兴衰,三国之间的每一次重大的军事、政治斗争,几乎都与诸葛亮有密切的关系,显示了其经天纬地之才,精通军事、政治、外交的才能。
- 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辅助刘备建立蜀国、打击豪强、任人唯贤、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许多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从三十八回谈起,书的作者为突出诸葛亮的大智大勇,一开场就把他给描绘了出来。“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接着作者把玄德等人渴求拜见大贤的心情表露出来。诸葛亮初见刘备时便提出了拒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显露了一个政治家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他所预见的这些情况是否正确呢?是否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作者接着就把诸葛亮超人智慧展现开来,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终令关羽、张飞等人折服。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拜为军师,日夜操演军马。当年秋,曹操令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等为副将,领兵十万,直奔新野,征讨刘备。 刘备闻讯后,立即召集将士,诸葛亮首次分兵派将,要求众将依计而行。夏侯惇与于禁引兵至博望坡后,刘备、赵云佯装败走。此时天色已晚,并刮起大风。夏侯惇只顾追击,不知不觉陷入埋伏圈内,四周突然燃起大火,杀声震起。一时间,四周芦苇全部燃着,火借风势,火光冲天。曹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又带兵杀回,夏侯惇带领部分军马突火而逃。此时,关羽见火起,出兵截住粮草,一把大火,粮草全部燃着。于禁、李典走小路逃脱。张飞见火起,领兵在博望城放火烧着辎重。夏侯兰、韩浩夺路逃脱。这一仗曹军死伤无数。刘备赢得了的第一次全胜。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终令关羽、张飞等人折服。史书有诗为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当然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智慧不是天生就有的,虽然书中某些地方对他的智慧进行了神化般的描写,但他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表现出宽容和睦的外交家风采的方面还是说明了他智慧的来源就是实践。蜀汉建国之后,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苦劝,坚持要给二弟关羽报仇,以致夷陵大败,身死白帝城。蜀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南中各路豪强又先后起兵叛乱,一时间南中诸郡并皆叛乱。非但如此,叛军还煽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机叛乱。为了安定蜀国后方,诸葛亮亲率大军征讨,制定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来平定叛乱。南王孟获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当地影响甚广。为了能使孟获从内心诚服,诸葛亮又一次开创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也赢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心。为后来的以夷制夷,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 出色的外交家: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外交风采也是占了很大的篇幅的,也是本书当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舌战群儒”,《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道,诸葛亮于赤壁之战前夕,到柴桑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抵御曹操,同孙权麾下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等文人儒士发生激烈口舌交锋。诸葛亮言辞犀利,“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此一情节为古今戏曲影视作品所渲染,成为烘托诸葛亮个人智慧的重要片断。这也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在外交上的风采。但如曹操取得荆州南下时,诸葛亮已经历过战争,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都已作了比较,而诸葛亮在其它的战争中之所以取胜,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的结果。如在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的作战方案,击败了敌人,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诸葛亮不但善于分析情况,而且善于解决问题,他不但满腹经纶,而且善于组织,他运筹帷幄,料事如神,又安详沉着,指挥若定,使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因此,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正确判断来源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锻炼一个人。
劳心劳智的诸葛亮
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的政治抱负,在书中很早就被作者铺垫好了。如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就在南阳的田间听到耕种的农民们高唱优雅的歌曲,他很惊讶这些农夫竟可以唱出如此高雅的田园歌曲,而农夫们告诉他,这些歌曲都是隆中的那位“卧龙”先生所做。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隐居时的诸葛亮,是和这些农民们经常交流接触的,他们一起劳动、一起耕种。在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也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也与他一贯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一致。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诸葛亮有机会可以和广大的下层人民交流接触,并体味生产劳动的艰辛。对诸葛亮来说,这无疑是他非常重要的生活磨练和心理磨练。《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学习方法也提到过:“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这三人,是指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也就是说此三人读书注重全篇不落的精读全部,而诸葛亮缺区别于他三人,只是总览大纲或粗略的观其大意。然而诸葛亮以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区别于徐庶等三人。这也印证了日后的诸葛亮,必定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统揽全局的价值观。对他而言,知识与学问,应该是拿来用的,而不应该是卖弄和应试的,这也在日后他的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诸葛亮还深入民间四处游走、关心政治局势,在体察民间的疾苦的同时,还会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风俗、生活、生产常识。在诸葛亮出山以后,在蜀国的工作形势和工作任务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需要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农工算计、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要有相当的研究。诸葛亮不仅具有高远的理想和强烈的政治抱负,而且积极进取,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行动百折不挠,直到累死在前沿阵地。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如失荆州、败夷陵、刘备死、南中乱、多次出征祁山而无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便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总结。虽然有着远大的政治野心和报复,但纵观他的一生真的是壮志未酬。
诸葛亮前出师表
总之,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给了他最完美的人设,并且他的形象也是全书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对他的料事如神,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外交无所不能的个人能力所折服。以至于千百年来,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一直受人敬仰,相比于他的智慧而言,他的死而后已的精神、远大的政治抱负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原创文章,作者:大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zuowensucai/3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