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现代西方哲学第三堂课,从叔本华讲到了尼采。尼采自命不凡,他的困顿主要来自当时环境对他的精神压抑,他感到憋闷。为什么呢,因为尼采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候,将道德分成了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奴隶道德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所秉持并表现出来的一种谦卑、平和、懦弱的社会心态,他们是大多数,却结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怀抱着恐惧和憎恶之心觊觎着主人道德的狂进突击、自己做主、不断创造的生命活力,主人道德是少数人才具备的精神气质,他们在尼采看来,是真正的超人意志之显现,但是,却因与大多数们格格不入而遭受着来自前者看似平和、实则无情的打压和践踏。很显然,尼采恪守着他所理解的主人道德,也便将自己纳入了少数人之中,加之他说自己的理论是给两百年后的人看的,人们在欣赏并理解着他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一个前提假设,尼采自认是一位超前于时代的天才。
天才生命力的展现似乎只能与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形成对抗,这似乎意味着一场旷日持久的绕行与宣战,用酒神精神来充分释放天才所要昭示的权力意志,它看似还是那么盲目冲动,充满着爆发力。课间同学问,可是尼采的权力意志中明明有要达成的目标啊,明明是讲究开拓和创造的啊,那分明还是有一条价值理性的线索啊,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啊?
这个问题提得太棒啦!我们说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对理性的全面反思和抨击,开创了非理性的先河,对人的本真生命力有了切身发现,然而,也同时要强调,反理性不等于非理性,“理性”本身,意义也发生着多重滑动。譬如尼采,他所要反对的理性是社会上形成了固执之见而对人的发展构成了束缚和阻碍的理性,但不是要人放弃思考、放弃对真善美的追寻。尼采给生命力解绑,也是为了人更鲜活地使用他们的理性,创造更生动的世界。
《当尼采哭泣》,是在备课时发现的一部同人影视作品,改编自心理治疗畅销作家欧文·亚隆的同名小说。影片中的尼采和医生布雷尔互为医生和患者,他们利用当时初见端倪的谈话疗法彼此敞开心扉(影片中出现的弗洛伊德还未成名),整合潜意识,最终在现实中达成精神一致性的和解,发现更深层的人生意义。影片的名字似乎有一种“尼采终于哭了”的意味,史料记录当某晚尼采看到被鞭打的马时便因感同身受而疯了,而影片从这个情节延展了故事,使尼采成了一位心理分析大师,并最终在不设防的眼泪中获得了顿悟般的自我救赎。
当同学们自己介绍并听完了尼采的生平,都感慨尼采这一生真是悲剧啊,他的悲是一种天才走投无路的悲,精神困厄的悲,敏感纤细的悲,不为理解的悲,而影片则给我们另一种观感和启发:如果尼采的精神中多一些静默、消解、韧性、柔软的力量呢?如果尼采不选择成为批判时代的急先锋而脱下他沉重而激越的甲胄呢?或许他真的不会疯。他的出路就在他内心的孩童那里,如果不是时代所赋予的、也是他认定的使命,他大可以在一个天才成为常态的国度里安静地体验轮回中每时每刻的“新”,而不必一定要参与成为生活中的悲剧英雄罢。写到这里,鼻子一阵酸……
昨日下雨,我在雨里走着,偶然听到了“董小姐”这首歌,里面有歌词曰:爱上一匹野马,可惜我家没有草原……便想到了尼采说的永恒轮回,属于我自己的轮回故事不讲了,无非是些旧模式,而突然想到,是尼采太野,还是他身处的时代没有草原?
原创文章,作者:三人必有我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ticaizuowen/2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