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颖:“姥爷,我就是想不明白,这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
姥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当中的一部分,是我国农历有关指导农业生产的补充部分,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及文明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叫‘二十四节气历’,是古代科学家(天文学家)们,经过长期观测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的变化,并同时观测相对应的物候现象的变化,再通过科学推算和逐步完善而制定出来的。古代科学家们将太阳回归年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分,从而将一个回归年平均分成24等分(回归年,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平均约365.2422天;每个回归年的实际时长不同),并在所观测到的相对应对气候、节令及物候等现象中,找出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将其作为每一个节气的命名。而每一个节气,又被分为三个候,一候有五日。”
小颖:“姥爷,那农历和二十四节气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寻呢?”
姥爷:“我国农历,是阴阳合历,是以观测月亮圆缺周期(月相周期)来定一个月的时长和大小的。一个月相周期,也叫一个‘朔望月’周期,月满为‘望’,月缺为‘朔’,一个朔望月周期的平均时长,约为29.53059天,并根据观测和推算的大致实际的情况,来定月大月平,大月为三十天,平月为二十九天;同时为了满足一周年大致吻合一个回归年的时长(约为365.2422天),农历就会以大致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的方式,来满足平均的年份,最大程度接近于一个回归年。要注意的是,是‘平均下来的每一年,接近于一个回归年’,而不是‘具体的每一年,接近于一个回归年’,要知道农历中的一年,不逢润月的,或353天、或354天、或355天,而逢闰月的,或383天、或384天、或385天,这样就会造成与实际节令有所偏差,造成春天还没到,但历书上已经显示正月初一(元旦)到了,或者是显示正月初一(元旦)到了,可春天实际早到了的情况。二十四节气历的出现,弥补了农历阴阳合历的这一不足,并将其标注在农历历书的具体相对应的日期当中,这样一来,人们一看立春到了,就说明春天已经开始了,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回归年运行周期,将一个回归年平均分成二十四等分的历法,非常接近于太阳回归年周年运动周期,接近于时令。”“要注意的是,我国农历中,以日、月、年等单位作为分节点的‘阴阳合历’部分,属于阴阳历;而以日、候、气(节气)、时(季节)、年等作为分节点的‘二十四节气历’部分,属于太阳历,因此两者之间是存在节令上的差异的,会出现‘三年两头润、一年打两春’等现象,简单说,立春可能在腊月、也可能在正月,也就是,会出现元旦(春节)已经到了,但立春还没到,或者立春已经过了,元旦(春节)还没有到的情况,以及其他等等类似的情况,所以实际运用时,还得具体推算,或翻阅历书,这是阴阳历与太阳历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从而造成两者之间没有较为具体的‘固定关系’,当然差异范围是在相对范围之内的,比如,立春的到来,代表春天已经到来,但虽立春可能在头年腊月,也可能在次年正月,但它肯定是在春节前后较近的一个时间范畴之内,而绝对不会跑到农历的五月,也不会跑到八月,而其余的节气与时令的关系,于此同理。”
……
原创文章,作者:节气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24jieqi/jieqizhishi/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