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遗产吗? -九游会国际

是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时令、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关于时间制度的发明,是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商周为莱国地,春秋为齐国之棠邑,历史底蕴深厚的平度,是一方文化璀璨的沃土。平度作为胶东文化之根、岳石文化之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与二十四节气既有着深沉厚重的历史渊源,也有着丰厚的地理文化历史根基。

西汉《太初历》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之中,平度人徐万且参与验证了《太初历》。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律历志》中记载:“《太初历》第一,即墨徐万且、长安徐禹治《太初历》亦第一。”因此,作者选择了《二十四节气与平度》这一命题,以中国“非遗”、世界“非遗”的眼光和视角,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具有平度特色的诠释和解读,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文化意义。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整理,收集了大量的民间习俗趣闻,还参考了大量的地方风俗志、书刊和资料典籍,还原民俗的本来面目,并用故事的形式把它们串联起来,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二十四节气与平度》一书,共30余万字,分为二十四节气、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财神节、中秋节、重阳节、二十四节气与习俗活动、二十四节气与诗词、二十四节气与平度、二十四节气与食俗共十一章。

节就是节日、节令。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依然生动地存续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技术发展、人文变化都在延续着传统节日的生命,它的当代功能、新特性、新结构、演变中的新形态,也不断拓展着我们对节日的认知。此书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财神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的由来、含义、发展、习俗活动、传说、故事等进行了阐述和解读。

古人云:“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神奇而古老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古往今来,蕴藏在民间的习俗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节气期间的习俗活动,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还是具有较高智能价值的,都是我国各民族发展壮大起来的足迹,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民俗事象如何变迁,有关衣、食、住、行等传统,不但以相对稳定的形式,一代代传承了下来,而且同时成为民族医药卫生、民间工艺发生发展的肥沃土壤。各节气期间的习俗活动,包括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有着高度的社会性价值,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调节作用;对群体的价值取向有聚拢作用。在《二十四节气与平度》一书中,作者把“二十四节气与习俗活动”作为一章,大略地反映出我国民族习俗的源远流长、地方色彩和乡土特征以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习俗活动。

诗歌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是浪漫精神的体现与象征。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的诗人们,以其生花妙笔写了无数优美的诗歌,包括二十四节气,经过时间的磨砺,一些诗歌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节气这种符号,是开启天地万物生死流转的信息库的“钥匙”。春华秋实,寒暑变化,每一候或每一节气的物转星移,都不断地激发出诗人们丰富的情感,并给他们带来遐想、启迪和抚慰,使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如海洋般浩瀚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一章中,作者选出典型的作品,大多是从《全唐诗》和《全宋词》里选出来的。基本上能够选到既能反映节气景致又有一定文学价值的诗词作品,带领大家进入四季的诗的境界和中国诗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关于 “‘二十四节气’与食养”一章中,作者挑选了唐诗、宋词与节气有关的诗词24首进行赏析。从中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古人是如何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交流的,也能感受到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这些对我们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无疑也是一些可贵的路标、路灯或明镜。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徐万且是平度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华夏先民的气象科学和文化创举,节气是迷人的,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农耕智慧二十四节气时代新生的平度实践等8个方面,以平度的气候、物候为蓝本,对中国二十四节气这一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具有平度特色的诠释和解读,深入挖掘深蕴在这一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意义、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让农耕社会的智慧之光重新闪耀其穿越历史的不朽价值,并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升华、传承、传播和弘扬,进一步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节日是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重要依据,是民族特质、民族性格的文化符号。传统节日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依然生动地存续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技术发展、人文变化都在延续着传统节日的生命,它的当代功能、新特性、新结构、演变中的新形态,也不断拓展着我们对节日的认知。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我们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与二十四节气的联系纽带,都不会断绝。二十四节气的诗意故事,仍将以更加新颖生动的形式讲下去,让人们更好地感知物候变化和节令玄机,更加热爱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过更有品质的生活。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过去留下来的传统遗产,而是成为一种不断再生产的文化资产,成为我们生活中天道与人道互相感应的周而复始、循环不绝、永葆生机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节日是美的结晶、美的化身。节日本身和我们欢度节日都饱含着美的、乐观的、幸福的意味。让我们怀着无尽的依恋和深深的珍爱,年年欢度、代代守护好我们的民族节日,高声欢唱健康快乐向上的节日之歌。”宗绪昌、郭华德介绍说。

原创文章,作者:文人墨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qzw.net.cn/24jieqi/jieqizhishi/758.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1月3日 下午10:52
下一篇 2022年11月3日 下午11:00

相关推荐

  • 五律·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我译:重阳这一天,我登上高楼,只见远方树…

    节气知识 2022年10月25日
  • 立冬文案句子大全(关于立冬的文案唯美)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它是中…

    2022年11月7日
  •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简短故事介绍(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和寓意)

    今天是2022年12月22日,也是冬至。 说到冬至,第一反应就是要吃饺子。可为什么呢?而且北方人大多数爱吃饺子,特别是农历的冬至那天非吃不可,传说这天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哩。 那便来…

    2022年12月22日
  •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坏耳朵没人管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中国社会,立冬可是重要的日子,天子在这一天要率领百官迎冬,还要抚恤烈士家小;而民间则祭祖扫墓,祈求丰年。千百年间,人们还总结了一些关于立冬的俗语,其中“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

    2022年11月7日
  • 每年小寒节气是哪一天(历年小寒时间表)

    2020-2030年小寒时间表2020年 1月6日 5:29:59 星期一 腊月十二2021年 1月5日 11:23:17 星期二 冬月廿二2022年 1月5日 17:13:54 …

    节气知识 2022年12月27日
  • 立,建始也,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秋尽冬来,寒风料峭,寒而不太冷,犹有一丝暖意。而这心间的一丝暖意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自是一番惬意与诗情。 01 《立冬》 【唐…

    2022年11月5日
  • 立冬就意味着冬天真正到来了,在我国北方有个说法叫:“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就有了立冬吃饺子的说法。立冬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大家想知道吗? 1、北方吃饺子 饺子的原名…

    2022年10月31日
  •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描…

    节气知识 2022年11月16日
  • 2023年1月5日22点54分,农历壬寅年十二月十四日将迎来小寒节气。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的十二月节令,老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到了小寒,就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2022年12月27日
  •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什么意思

    霜降,是一场从清凉到萧瑟的过度,从秋季向冬季的进发,是一个满是寒意却又多姿多彩的时节。一片片落叶,写满了岁月的风霜,一颗颗枯木,增添了几分萧条。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

    2022年10月25日
网站地图